大家好,我是Wayne。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款很特別的鍵盤--X-Bows人體工程學水晶鍵盤。人體工程學就是在產品設計建立在適合人的身心活動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標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適。下面就跟著我來認識一下這款很特別的鍵盤吧。
首先看外觀,X-Bows水晶鍵盤是真的好看。它的前一代產品是X-Bow slite,我之前也做過非常詳細介紹。X-Bows水晶鍵盤非常的小眾,它的主要用戶也是西方國家,所以我們很少見到身邊有人使用這款鍵盤。但是這個鍵盤又經常進入我的視野,因為它特殊的顏值成了某些網紅鍵帽品牌的鍵帽架。
在介紹這款鍵盤之前,我們得要先從鍵盤的改變說起。
第一個有意思的改進就是這把鍵盤的配列,X-Bows水晶款之前的產品一大標誌就是在字母區的中心嵌入了四個按鍵:Backspace、Enter、Ctrl、Shift,但是又盡可能的保留了原有的按鍵。我在使用X-Bows lite的時候會本能的想要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去使用傳統的Backspace鍵,當我開始使用X-Bows水晶的時候我還是想要使用原來的Backspace鍵,但是我發現其實這個按鍵已經變成了Delete鍵,你別無選擇只能夠去適應新的按鍵。傳統鍵盤在使用Backspace鍵的時候你的手腕需要更加用力的往外翻,那一次兩次還好,對於每天要使用上百次的Backspace鍵來說會非常的傷手腕,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的身體逐漸喜歡上了這個操作。X-Bows厲害地方在於這塊區域最常用的按鍵其實就是Backspace鍵,當你適應了Backspace鍵之後你會自然而然的去嘗試適應別的按鍵。
那第二個改變就是F區域,X-Bows水晶相比於X-Bows lite來說,沒有了F區的按鍵,如果你想要使用F鍵需要先長按右邊的空格再加上數位鍵。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長按的判定時間有點太短了,正常輸入的情況之下大概有20%的概率按不出空白鍵,好在官方出了一個網頁版的鍵位編輯器,只要你的電腦有USB介面你就可以修改鍵位,那我把左右空格的功能進行了一個對調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很喜歡這個按鍵編輯器的,人體工學鍵盤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的打字更加的舒服。你可以把鍵盤靠右的按鍵放在其他層級裡,進一步的降低手腕外翻挪動手腕次數。
第三個改變的地方就是外觀了,之前的X-Bows lite設計的風格比較偏向機甲風,為了實現一個機器人手掌的效果很多按鍵故意設置成了異形。那這麼做最大的問題就是使用者按下按鍵的時候鍵帽的重心是非常難控制,很容易發生搖晃導致按偏,普通的鍵帽沒有辦法進行適配還被迫縮短了空白鍵的長度。
X-Bows水晶款很明顯的放棄了這種相對偏激的設計理念迎來了更多順滑的曲線,沒有採用Gasket結構,所以從鍵盤的正面看上去,當然不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墊片,鍵盤的框架就會顯得更加的唯美耐看。鍵盤上搭載的是加達隆的北極黃軸,也是鍵盤顏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透明軸體的優點就是光線能夠向四面散開,讓整個鍵帽的底部相對均勻的被光線所包裹,有聚光鏡結構的軸體也會將光線集中在某個面上。當然這樣也是有利有弊,但是我覺得在X-Bows水晶鍵盤上全透軸會更加合適。
那接下來我來講一下這款鍵盤的缺點,我會把缺點分成三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就是我至今仍完全無法理解的就是這款鍵盤的衛星軸,他沒有打油,甚至連小腳都沒有剪掉,笨重無比。
第二個等級,就是普通鍵盤玩家可能覺得那這就是加達隆的北極黃軸它的觸底壓力有67g,並且在底部有一個黃色的橡膠軟墊,所以按下時候要更用力。現在已經很少有廠家願意做67g觸底的軸體了,這些軸體主要都是銷往歐美國家,可能是歐美國家人們的手勁比較大吧,那也許他們會更加喜歡這種手感。
另外普通鍵盤玩家對鍵盤的高度也越來越敏感,這把鍵盤的高度也超過了22mm,需要配合手托進行使用,那這把鍵盤它不是Gasket結構,所以沒有必要塞各種各樣的墊片,它的外殼用的是亞克力材質,可能是為了整個鍵盤的牢固才增厚增重吧,但是這是一把人體工學鍵盤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降低鍵盤的鍵高呢?
雖然不需要掰彎手腕的這種輸入體驗讓我對X-Bows水晶逐漸的上癮了,但是我發現我的右手食指,因為要經常伸過去去按Backspace鍵的緣故覺得按的非常的累,是否可以在出廠的時候針對這四個按鍵選配壓力克數更低一點。
最後一個等級的缺點可以算是我的吹毛求癡吧。
我使用這把鍵盤的時候,我很懷念傳統鍵盤的模式切換撥杆,在用這個鍵盤的時候我碰到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場景,我可以同時用藍牙還有有線模式控制兩個不同的設備,我真的很想念那些不用看說明書的普通鍵盤,但是這款鍵盤你需要重新學習適應它的一些輸入習慣和新功能,也就是要投入學習成本。
在之前呢我一直認為只要鍵盤進化的最終的歸宿一定是人體工學鍵盤,美國是鍵盤的發源地,長期過度使用鍵盤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所以誕生了人體工學這個概念,我認為這是歷史的輪回是不會改變的。但是在使用X-Bows水晶鍵盤之後我有了新的一輪的思考,為什麼在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人體工學鍵盤的推廣很難,真的只是學習成本的問題嗎?西方歐美國家的用戶習慣使用更重的軸體,所以他們的想法是我要選擇一個好的配列來降低使用鍵盤的疲勞感。
而我們的習慣正好是反過來的,我們沒有時間去適應新的配列的鍵盤,我就是要選擇一個輕的軸體來降低鍵盤的疲勞感,所以我們這邊看上去沒有人在用人體工學鍵盤。呃,當然這兩種觀念其實都沒有什麼誰對誰錯。朋友們,你們覺得哪一種方向會更好呢?
我的第二個體會是我們對人體工學鍵盤這個概念天生就有一層枷鎖在裡邊,我和業內的朋友討論過靜音軸的問題,靜音軸沒有一個真正明確的概念,到底要用多大的力氣去按下這個軸體發出多少分貝的聲音才算是靜音。那假如我按下軸體發出的聲音是70分貝,有多少是鍵盤本體所帶來的聲音,又有多少是軸所帶來的聲音呢,這沒有人能夠說的清楚。靜音還是個絕對詞,會引發很多的推廣方面的問題。
人體工學鍵盤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呢?他們可以幫助用戶緩解腕管綜合症所帶來的疼痛感,是不是和醫療器材這個概念沾邊了,這又是一大堆的麻煩事,人體工學鍵盤到底還能夠怎麼走呢,我和這款鍵盤的一些使用者有過一些交流,他們相對來說非常的傳統,他們對X-Bows所堅持的配列用上癮,什麼Gasket結構啊,什麼Hifi啊,他們真的一點都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辦公環境是否符合人體工學,在乎自己的手腕健康。X-Bows水晶鍵盤幾乎就是他們升級手裡X-Bows老鍵盤的標準答案。
X-Bows以後會怎麼發展?人體工程學鍵盤以後怎麼發展?我們繼續保持關注吧。